查看: 2019|回复: 1

用心守护的美丽奇景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2-10 11:50
  • 签到天数: 107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04-12-8 06:26: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闻周报2004年12月7日报道)
    <><IMG src="http://www.cb-h.com/np/1207/221.gif" align=baseline border=0></P>
    <>(图)比萨大教堂与斜塔</P>
    <><IMG src="http://www.cb-h.com/np/1207/222.gif" align=baseline border=0></P>
    <>(图)斜塔内外隐约可见的钢丝绳、钢管都像是手术台上的器械</P>
    <><b>600多年过去了,斜塔晃晃悠悠,就是不倒。而比萨这座城市也因为斜塔出足了风头。在这里,人们倚着洗礼堂或教堂的大理石外墙,让明媚的阳光恣意地照耀着,那份陶醉分明告诉你比萨就是天堂。
    比萨斜塔:
      </b></P>
    <P>源于一条河的流过</P>
    <P>    一条阿尔诺河,将两座迷人的城市连在了一起。从佛罗伦萨奔流而下的河水,经过比萨注入利古里亚海,而沿河流域就是意大利最诗意的托斯卡纳地区,用勃朗宁夫人的话说:“这里的空气似乎能穿透你的心扉。”
        比萨斜塔这一错误的奇迹,某种程度上应该算是阿尔诺河创造的,因为正是河滩一带的地质松软,才导致这座罗马式的钟楼建到第三层就开始往北倾斜。负责这项工程的建筑师博南诺·皮萨诺发现状况不妙,不敢再建下去了。三层烂尾塔就这么“晾”在这里达近百年,直到一个胆大的建筑师迪·西摩内接手续建,眼看着就要大功告成了,他竟抱憾西去,留下了七层烂尾塔,也留下了比萨人的长吁短叹。岁月总是这样折磨人,即使是身在教会,心近天堂,一座塔的完工依然是这么艰难!建筑师托马索·皮萨诺常来塔下散步,他在仔细观测着、盘算着,丰富的建筑经验告诉他,虽然塔身是歪斜了点,可是再加盖一层还是可以的,在他的构思中还可利用最高层对塔身进行些许矫正,只要让最高层稍稍偏离塔的中心线就行了。比萨斜塔终于在他的手里脱掉了脚手架,露出了亮丽的白色腰身。这一年是1350年,屈指一算这座50多米的圆塔居然战战兢兢盖了177年。
        时光带着阿尔诺河越流越远,比萨这座曾经的海滨城市已经变成了内陆城市,然而,比萨斜塔的地基情况并没有丝毫改善。600多年过去了,斜塔晃晃悠悠,就是不倒。而比萨这座城市也因为斜塔出足了风头。到意大利旅行的人,如果不到比萨斜塔,似乎总有言犹未尽的感觉。</P>
    <P>附丽于一座教堂的诞生</P>
    <P>    其实,比萨这座古城比斜塔好看的风景有的是,说白了,斜塔不过是钟楼,是整个教堂建筑群的一个配角而已。作为建筑师,绝对不会将钟楼盖得比大教堂、洗礼堂更为壮丽的。不妨这样断言,如果你会喜欢一个钟楼,你必然会更喜欢比它更华丽精美、更具有艺术气质的教堂。
        这是一片绿草如茵的广场,它有一个名字叫米拉科利广场,可是人们不大愿意去记住这个名字,奇迹广场的称谓似乎更能表达人们对比萨斜塔所在地的惊叹。在斜塔边上,就是白色大理石构成的比萨大教堂,始建于1063年,如此悠久的老建筑,看起来依然风姿绰约,优雅得如达芬奇笔下的贵妇。那些垒砌得像管风琴键式的科林斯式圆柱,那三扇刻画着圣母和耶稣生平事迹的大铜门,整座呈拉丁十字形的建筑造型,处处洋溢着典雅神圣的气质。
        大门上方是几层连列券柱廊,以带细长圆柱的精美拱圈为标准逐层堆叠为长方形、梯形和三角形,布满整个正面。是用红白相间的大理石砌成,色彩鲜明,具有独特的效果。离比萨大教堂不远就是一座圆形的洗礼堂,洗礼堂内有雕刻家尼古拉·皮沙诺创作的雕塑《诞生》,其主题是耶稣降生时的情景,画面中圣母玛利亚侧卧其间,下面的羊群,示意耶稣降生是来救赎民众——一群迷途的羔羊。
        如今的“迷途的羔羊”不到教堂里去,他们就倚着洗礼堂或教堂的大理石外墙,让明媚的阳光恣意地照耀着,那份陶醉分明告诉你这里已经是天堂。尤其是一对对情侣,依偎着,或相望,或各自捧着一本书,他们对时光的惊人浪费,不知会不会引起基督的长叹。</P>
    <P>牵动一个城市的爱心</P>
    <P>    逛遍奇迹广场,比萨斜塔总是一个诱惑的存在,就像一列整齐有序的队伍里出现了一个不讲规则的异类。而且这个异类还确实有点迷人,像中国的病西施一样令人顿生怜爱之情。以白色大理石砌成的比萨斜塔,每层都被12至31根圆柱环绕着,每根柱的顶部都装饰着精致的花纹;顶层更是如同一顶高贵的花冠,使斜塔显得格外古朴隽秀。
        比萨人对斜塔的精心维护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塔内外隐约可见的钢丝绳、钢管都像医院手术台上的器械,有专业人员通过电脑监测着它在地层下的脉搏跳动。以如今先进的科学技术,要将斜塔扶正远比要保持其斜而不倒容易,然而,已经成为珍贵旅游资源的比萨斜塔再也不会有人愿意让它不偏不倚地直立着。呵呵,这个时代是前所未有的倡导个性的时代,以斜为美,以病态为美,已不仅适用于塔,而且适用于人。
        比萨斜塔顶上原来挂着7个钟,每个钟所发出的声音不同,或许是为了让敲钟人即兴演奏?现在只有2个锈迹斑斑的铜钟,估计也不用来敲了,岌岌可危的斜塔或许经不住一切可能的共振。塔顶偏离垂直线4至5米,这样的倾斜让人的脚步有点不踏实,在塔顶,人们还是禁不住好奇,总要站在斜处向下一望,遥想当年伽利略在这里做自由落体实验的惊奇一刻。
        比萨斜塔的纠正工程实际上是一项“固斜梦想工程”,目前在一些世界建筑名家的轮番医治下据说已经“病情稳定”,可保300年不倒。曾经一度不让登临的比萨斜塔开始限人限时开放,使得一部分游客有机会攀登294级台阶到塔顶,领略整个比萨古城的万千风情。
        居高临下看比萨全貌的感觉真好,蔓延远去的红色小楼、青翠花园,还有那些蜿蜒清净的街巷,依然保持着中世纪的浪漫情调。原来站在比萨斜塔上是可以看到大海的,岁月不仅改变着人的容颜,也改变着地球的外貌。站在塔顶,有几个人能窥见曾是海上共和国的比萨威震八方的风华,尽管它征服与被征服的历史远比一座斜塔的命运更惊心动魄!历史就是这样,当一切烟消云散时,人们不再关心那些已经逝去的东西,只有那些依然存世的遗迹才能唤醒极其有限的记忆和可能无限的爱心。</P>
    <P>得益于一位名人的实验</P>
    <P>    比萨最值得骄傲的一座塔和一个人,在1590年的一天站在了一起,时任比萨大学数学讲师的伽利略拿着两个重量相差10倍的铅球来到塔顶,同时抛下,正如他所预料的那样,两个铅球同时到达地面,从而推翻了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不同重量的物体下落速度不同”的理论。
        伽利略作为世界上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是他首先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融会贯通了数学、物理学和天文学三门知识,扩大、加深并改变了人类对物质运动和宇宙的认识。在漫长的时间长河里,伽利略的名人效应让比萨斜塔以科学实验地的声名远播世界各地。
        不过,有人引经据典地认为,伽利略的实验并不是在比萨斜塔上做的。这一点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伟大的物理学家生于比萨,长于比萨,他在这里任教,做科学实验,死后也安息于此。
        在做自由落体实验的前7年,也就是1583年,伽利略在比萨大教堂里做礼拜时注意到一盏悬灯的摆动,回家后他用线悬铜球做模拟(单摆)实验,证明了微小摆动的等时性以及摆长对周期的影响,由此创制出脉搏计用来测量短时间间隔,而钟表的发明也得益于这个发现。当地人都说,这一盏给伽利略带来灵感的青铜灯,至今还挂在比萨大教堂里。
        伽利略不断推陈出新的科学理论,动摇了基督教教义,而受到了教会的迫害。1642年1月他病逝后,草草下葬,直到过了一个世纪,他的遗骨才迁到比萨大教堂。1799年梵蒂冈教皇终于为伽利略公开平反昭雪,承认罗马教廷对他的迫害是严重的错误。时间真是神奇的东西,它总是慢慢地洗净了历史上的许多污点,在史册的字里行间露出了澄碧的一面。
        比萨大教堂里静静的,一如伽利略无言的石棺和雕像,他的雕像手中仍然握着两个大小不一的铅球和一只单筒望远镜。即使有一天比萨斜塔真的倒塌了,伽利略所创立的科学理论和坚守的科学精神依然会矗立在斜塔的废墟上。人类是健忘的,然而,对于那些为他们生活带来重大影响和改变的科学家却总是铭记于心,代代相传。</P>
    <P>■旅行提示</P>
    <P>    交通:比萨城位于佛罗伦萨西北方向,从佛罗伦萨坐火车或汽车大约1个小时就可以抵达比萨。
        住宿:在奇迹广场附近有一些家庭旅馆是不错的选择。由于比萨古城的旅游景点比较集中,半天就可以逛完,所以建议到佛罗伦萨住宿较为理想。
        特别提醒:比萨斜塔每天限人限时开放,通常是每次限定20人,游览时间为30分钟,票价是13欧元/人。如果你想登塔,最好一到奇迹广场就去排队买票,登塔游览后再逛其他景点。 </P>
    楼主新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2-21 22:45:12 | 显示全部楼层
    想起大航海时代1里面的比萨和那不勒斯中间那条黄金通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